脑血管疾病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tia、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鉴别、预防和治疗。
二、主要内容
(一)概述
1.脑血管病的概念。
2.脑血管病的分类。
3.脑部血液循环及特征。
(二) 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tia)
1.概念
2.病因和发病机制
3.发作特点。介绍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的临床表现。病程和预后
4.诊断和鉴别诊断
5.治疗 提及对危险因素的防治。
(三)脑梗死
1.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1) 概念
(2) 病因和发病机制:动脉硬化,动脉炎,外伤及其它物理因素;血液高粘、高凝状态。介绍血栓形成机制。
(3) 病理
(4) 临床表现:起病特点,一般症状,不同动脉闭塞时的神经系统局限症状,ct和mri所见。
(5)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与轻症脑出血的鉴别。
(6) 病程和预后
(7) 治疗和预防:急性期:脱水剂和利尿剂的应用,调整血压,改善脑血循环,改善脑细胞代谢,抗血小板聚集剂和血栓溶解剂的使用原则,活血通络中药的应用等。恢复期同脑出血。提及病因治疗。
2.脑栓塞
(1) 概念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心源性,非心源性(脂肪、气栓、寄生虫栓等)。
(3) 病理
(4)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局灶体征(因栓子大小及栓塞部位不同而异)。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
(5) 诊断和鉴别诊断
(6) 病程和预后
(7) 治疗 基本同脑血栓形成,心源性者改善和保护心脏功能。
3.腔隙性脑梗死
(1) 概念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高血压,动脉硬化。
(3) 临床表现 起病情况,简述主要类型。
(4) 诊断和鉴别诊断
(5) 防治:同脑血栓。
(四)脑出血
1.概念
2.病因和发病机制 高血压,动脉硬化,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着重介绍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机制。
3.病理
4.临床表现
(1) 一般症状 发病诱因,急性起病。
(2) 全脑症状 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去皮质强直等。
(3) 局灶症状 脑基底节出血,脑叶性出血,丘脑出血,小脑出血,脑干出血,脑室出血的症状。
(4) 并发症状
(5)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提及ct、mri所见。与其它原因所致昏迷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相鉴别。
5.病程和预后
7.治疗和预防 急性期防止躁动,降低颅内压,调整血压,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各种并发症,保持有效血液循环和酸碱平衡。血肿穿刺抽血或开颅清除血肿。恢复期:以功能锻炼(含语言康复)为主,配合体疗、理疗、针刺疗法和适当的药物治疗。
祖国医学对中风的认识和治疗。
(五)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1.概念
2.病因和发病机制 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脑底异常血管网症。
3.病理
4.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血性脑脊液。并发症。
5.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ct和mri所见。
与脑膜炎及相关脑血管病鉴别。强调检查病因的重要性。
6.病程和预后
7.治疗:基本同脑出血。绝对卧床,止痛和镇痛,根治病因。
(六)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及预防
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预防。
三、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脑血管病的分类。
2.tia的概念、病因及发作特点及治疗
3.脑梗死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脑梗死急性期治疗;
4.脑栓塞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
5.腔隙性脑梗死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治疗
6.脑出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