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 学习指南
一、目的和要求
(一)熟悉败血症的常见致病菌及诱因。
(二)掌握各型败血症临床表现、病原学诊断。
(三)了解抗生素的合理选择原则。
二、主要内容
(一)定义:败血症与sirs的概念,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菌血症与脓毒血症的区别。
(二)病原学:常见致病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真菌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脆弱类杆菌、念珠菌等的简要介绍,致病菌菌谱的变迁情况。败血症致病菌种类与年龄、性别、感染灶、原发病、免疫功能、感染场所的关系。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各种致病菌侵入人体的途径,诱发败血症的重要因素,主要病理变化和迁徙性病灶。
(四)临床表现:潜伏期,败血症的重要临床表现(毒血症、发热、皮疹、关节症状、肝脾肿大、迁徙性病灶。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与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的主要区别。各种败血症(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厌氧菌败血症、真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特殊类型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老年人败血症、烧伤后败血症、医院内感染败血症,l型菌败血症)。
(五)实验室检查:血象,血、骨髓培养、血厌氧培养,真菌培养以及原发或继发病灶脓液涂片或培养的重要性,对四唑氮兰(nbt)试验,鲎溶解物试验(llt)等的评价。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发病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资料。应与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粟粒性结核、伤寒等的鉴别。
(七)治疗: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病原治疗,抗生素(包括联合)的应用原则及选择,局部病灶的处理,感染性休克、dic及其他重要并发症等的治疗要点,各种败血症的预后。血液中血药浓度的监测对指导治疗的重要意义。。
(八)预防:采取综合劳动防护,避免创伤和疮疖挤压。加强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等。
三、重点与难点
各型败血症临床表现,病原学诊断,抗生素的合理选择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