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 自学指南

一、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狂犬病病毒的特性。

(二)了解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三)熟悉狂犬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四)掌握狂犬病的诊断依据。

(五)熟悉狂犬病的治疗方法。

(六)熟悉狂犬病的预防措施。

二、主要内容

(一)概述:由狂犬病毒所致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病死率几乎达100%

(二)病原学:狂犬病毒的特性,抵抗力,野毒株(街毒株)与固定毒株的区别。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犬、猫、狼等。

2.传播途径

1)皮肤被病兽咬伤。

2)染毒唾液污染伤口粘膜或眼结合膜。

3)分解病兽时损伤。

3.易感性:人普遍易感。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1.影响发病因素:咬伤部位、创伤程度、衣着厚薄、局部处理情况、疫苗注射情况等。

2.病变特征: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以海马、延髓、桥脑、小脑等处为重。神经细胞质中常见嗜酸性内基小体(为病毒集落),极具诊断价值。

(五)临床表现:潜伏期,前驱期,兴奋期,瘫痪期。

(六)诊断

1.被病犬、病畜或病兽咬伤史。

2.临床特点:怕光、声、水、风大量流涎,各种瘫痪。

3.对咬人动物的观察及检查。

4.实验室检查:病毒分离,内基小体检查,elisa检测病毒抗原,斑点免疫结合法检测中和抗体。

(七)鉴别诊断:破伤风、癔病、病毒性脑膜脑炎、脊髓灰质炎等。

(八)防治

1.被咬伤口的处理。

2.狂犬疫苗注射(早期,10天以内)。

3.病人应隔离住院治疗,加强护理与对症支持疗法。

4.捕捉病犬,禁止养狗,必要时作预防注射。

三、重点与难点

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

最后修改: 2020年09月23日 星期三 10:22